为什么中学生需要做生涯规划?父母必看!
日期:2019-09-25 浏览:1113次

一份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有5成的大学生认为就读专业不理想;有2成大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有3成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热情不高。

即使是985、211院校的学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因为对专业和学校的不喜欢,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浑浑噩噩混日子,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会选择回高三复读,来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另外一些比较极端的学生就直接选择休学。

这份调查报告让很多孩子的父母唏嘘不已!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的产生?

其实,每个孩子在孩童时期都曾有过这样的梦想,“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歌星”“我想当航天员”我想当作家”“我想当老板”......

但随着小升初、中考的接踵而至,这些儿时的梦想很少再被提及。无论是老师和家长,都把提升孩子的“核心竞争力”放在第一位,那就是,一切都要靠成绩来说话,学习压倒一切。尽管表面上各种名目繁多的辅导班、竞赛被取消,暗中的竞争依然存在。 

▐ 家长们过多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孩子兴趣的培养

很多孩子们临到高中毕业,仍然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到底是什么,对“专业”这个概念非常模糊,在填报志愿时没有任何想法。而家长也不清楚孩子的兴趣和潜力所在,所以就随便选个“好就业”的专业。

但“好就业”的专业并不代表是适合孩子的专业。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一句话“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如果孩子内心深处对这个“好就业”的专业没那么热爱甚至有所抵触,父母又怎敢奢望未来他从事和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时,能好好工作努力奋斗,在自己的事业领域闯出一片天呢?

1572848215(1).jpg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填报志愿时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状态和毕业时的就业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说,选专业就是在选择自己的未来。

而孩子们之所以选择不好专业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

在中学阶段,孩子提前给自己做一个“生涯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家长,你是否考虑过,帮助孩子完成一份完美的生涯规划?

▐ 那什么是“生涯规划”呢?

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我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我想读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我想学一个什么样的专业?我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这些都是孩子在做生涯规划时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生涯规划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做出的安排。

也就是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思考、探索、计划和决策的一个过程!

▐ “生涯规划”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长度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拓展生命的宽度,每个人的命运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取决于我们的认知,正确的认知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正确客观的认知,生涯规划就是引导孩子去对自己和世界去探索,了解,找到自己的人生导航图,成为最好的自己。

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即便是名牌院校,也不是所有的学科专业都是最好的。中学生要通过职业兴趣、职业性格测评及对今后就业现状的分析,明确自己的爱好、特长、优势与不足,对自己的人生职业倾向合理规划,扬长避短,选我所爱,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今后做到人职匹配,成就更大的事业。

家长朋友们必须明白,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历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孩子的生涯规划教育,以孩子发展为本,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树立远大理想,做好人生选择,他们才会在成功的路上步子迈得更坚定,走得更踏实,人生更出彩!

上一篇:高中生涯规划讲座都有哪些类型?
下一篇:山东新高考政策梳理八: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教育为何被如此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