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彩虹图,又叫舒伯生涯彩虹图,是由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根据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五个阶段,即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基于这个五个阶段,结合生活广度和生活空间提出的生涯发展观,这便是常说的生涯彩虹图,也有称职业生涯彩虹图。
从这个彩虹图的阴影比例中可以看出,0~14岁为成长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角色是子女;15-20岁为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30岁左右为建立阶段,这一阶段是家长和工作者;45岁左右为维持阶段,这一阶段工作者的角色突然中断,又恢复了学生角色,同时公民与休闲者的角色逐渐增加,这正如一般所说的“中年危机”的出现,同时暗示这时必须再学习、再调适才有可能处理好职业与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舒伯的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年龄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包含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在舒伯生涯彩虹图中,最外的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又称为“大周期”,涵盖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生涯彩虹图里面的各层面代表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角色和职位组成,包括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等主要角色。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的成功,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基础;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个角色的失败。舒伯进一步指出,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生涯彩虹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角色的相互交换、盛衰消长。生涯角色除了受到年龄增长和社会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外,常常跟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