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都是相似的,平庸的人各有各的平庸
日期:2019-08-26 浏览:1694次

  同事小朱,教育学专业,后来尝试做设计,在咨询圈里混迹,整天都有项目预约上门,帮着销售打单子,他能做精美绝伦的ppt,跟着市场部做活动,他的演讲能聚集大批粉丝,业余时间做的手机应用程序,走出国门,登上了国际,一时间成了公司内外、社区炙手可热的人物。

  回想一年前,在一次有全球各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公司大会上,大家针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与会者被分成很多小组先组内讨论,再在大家面前公开展示结果。通常来说,全英文的讨论,能主动请缨作为小组代表在全体人员面前做公开展示的中国人很少,小朱便是个例外。至今仍然保留对他的印象,他的英文讲得并不流畅,表达的逻辑也欠梳理,整个过程中他也紧张,也有磕磕巴巴的打结,但我还是记住了他,很深刻,因为看到了他主动请缨的勇气,刻意锻炼的努力还有眼睛里燃烧的热情和坚定。

  有些人,认准一个目标,他们会像拉满的弓勇往直前,用尽常人难以投入的辛苦和尝试,拼尽全力,连世界都无法阻止。

1566791005.jpg

  其实,身边这种人并不少见,他们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几年前,我曾经给公司新入职的同事做过一个演讲的培训,进入课堂的人基础都差不多,有意愿也有兴趣学习一些演讲技能,希望能在客户面前或者同事面前自信的表达,流利的演讲,同时,他们也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人紧张,有的人讲话没有逻辑,有的人身体语言僵硬,有的人不敢面对提问等等。培训之后,在场所有人的自信心提升了很多,而且每人都制定了一些行动方案,志得意满的各自奔向自己的前方了。

  两年后,这个班的一位学员已经成为一名高级咨询师,在客户那里有较好的口碑,参与的项目不计其数,进入了公司高潜力人才发展计划,同时还收到公司在国外的大学的邀请,即将去做讲师。知道这个结果我并不意外,实际上,从那次培训课上我就记住了他,两年里我也一直在关注他的成长,每一步我也都看到他成长的足迹。

  他是一名一说话就脸红的男孩子,说话有点结巴,每次说话打结的时候脸更是红的厉害,一直红到脖子,我甚至还怀疑过他本来的肤色就是如此还是真的因为紧张。他是那次培训课程上最没有基础优势但最积极的一名学员,只要一有机会,他总会踊跃走到台前去演讲,不同的主题,锻炼不同的技巧,尽管脸红,尽管结巴,但在他那里都不是事,他认真记录讲师的反馈和其他学员对他的反馈,每一次的演练他都能在前一次反馈的基础上有提升。两天的时间里,他由不停的重复甚至看“小抄”来提示、到表达完整的句子,由盯着天花板去死记硬背到可以接触听众的目光,把握节奏和气势,我相信所有在场的人都目睹了他那种让人肃然起敬的笨拙的练习,也都看到了他的进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培训完之后的当天晚上,他就把记录所有要点的笔记发了出来,分享给参加培训的所有人,足见其用心。

  后来的事情都是寻常发生的,他经常在公司的群里面分享一些自己面对客户的技巧,收获,得失,不紧不徐的节奏,他就像龟兔赛跑故事里面的那只龟,慢慢的爬着,每走一步就会离目标更近些,我知道他的成功,只是早晚的问题,否则,没有天理。看到他,就会想起一句话:你这么努力,最坏的情况也就是大器晚成。

  几年过去了,当时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其他学员,大都淹没在芸芸众生里了。

  他让我想到的是:你练起来如此刻意,终有一天会做起来游刃有余!

  再回到小朱的故事,几年前他加入一个项目,属于公益类,一个手机的应用,帮助聋哑人实现无障碍交流,公益的项目没有收入,也没有来自机构稳定的经济支持,参与项目的人后来都渐渐退出了,只有小朱,还在坚持,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他白天有自己的工作,晚上或者周末去开发应用,找用户测试,做宣传,寻求反馈,不断改进……

  几年之后,就有了开篇我们说的结果,这个应用获得了很多奖项,小朱被媒体争相报道,也为此还获得了去国外知名学府分享且学习的机会。

  所有人都在谈论他的成功,他的幸运,他聪明的头脑和对公益的热情。但我从来没有听小朱提起过“成功”相关的字眼。

  哈里.杜鲁门曾经说过:“只要你不计功利,就能做成任何一件事。” 用在小朱身上再合适不过。

  在《从优秀到卓越》里面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想象一下那里放着一个鸡蛋。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注意到它,直到有一天蛋壳破了,从里面跳出一只小鸡来!突然间所有知名杂志和报纸都冒出来,竞相报道这个事件:“鸡蛋孵出小鸡了!”鸡蛋的伟大革命!“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转变”就好像是鸡蛋经过一夜的转变,突然变成小鸡似的。

  其实,人的跨越和公司实现跨越都是一样的路径,尽管在别人看来你的成功是一夜之间或者一瞬之间,但在那之前你或许已经孵化了好久,积累了好多天,甚至酝酿了好多年。

  他让我想到的是:你有着超乎寻常的坚持,所以连上天都会来助你!

  这些故事里面讲得,有时候能让我相信他们是一个人,有时候又会觉得他们是在分身,经常性的你想到了一个,便会联想到其他几个,他们用自己的存在,来影响着我们,而想到他们,你又会情不自禁给他们打上标签,这是一群“优秀”的人。

  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里面有经典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的意思是说,为了得到幸福,婚姻必须在许多不同方面都是成功的,比如两性的吸引、对金钱的共识、对孩子的管教、宗教信仰、三亲六眷等等,在所有这些基本面如果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婚姻就可能毁掉。

  这个原则推而广之,可以用来理解婚姻以外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一个优秀的人,就必须在一些达到优秀所要求的基本面具备共性,否则就有可能沦为平庸。

  因此,优秀的人都是相似的,平庸的人各有各的平庸。

  你会如何选择呢?

上一篇:如果你不想上班,就到凌晨3点的街上走走
下一篇:方向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