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家长不理解高中生选科与生涯规划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来详细说一下。
其实,无论是否进行高考改革,这两者关系一直存在,只是没被人发现。
高考改革前,高一学生进入高二时,有了文理分科。这个文理分科也是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个初步生涯规划只是简单规划为文科倾向和理科倾向。这个时候的生涯规划是靠分数、考主观意识的为主。
新高考改革后,高一学生进入高二时,教育部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选科组合,选择种类多但方向却更加明确,规划方向也就跟明确。这个时候的生涯规划靠得是高考分数以及与自身兴趣、性格、 智能、价值观等方面特长,专业发展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更加匹配。
这两者会造成什么样影响呢?国家给学生提供教育途径与初步生涯规划方式,但完整的生涯规划靠个人,但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生涯规划意识与行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专业,尤其是在毕业后五年内频繁跳槽,要么觉得工作不适应,要么觉得自身能力不足,要么觉得不感兴趣,从而工作不稳定,刚入社会工资不高,这就是旧高考带来的影响。
这也是高考改革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学生提前进行生涯规划,能够提前预测学生个性化发展倾向,并为这一倾向作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与行动,从而满足学生人生发展的需求。
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生涯规划意识与行动,不仅能够更好帮助学生做好高中选选科,更能够协助学生做好人生道路规划,成就自己。